6月5日,涇源縣香水鎮太陽村開始收割“中華小蜜蜂”的蜂蜜,這是今年的第一次收割。當天,400箱“中華小蜜蜂”中,有120箱的蜂蜜可以收割,獲得了500多斤品質優良的蜂蜜,數量比去年略有增加,這些蜂蜜至少可獲利2.5萬元。“去年一年俺村蜂蜜收入11萬多元,看這光景今年會有不錯收益。”太陽村黨支部書記惠德勝說。不僅蜂蜜進入了收獲期,村里種植的溫棚菌菇、飼養的“紅玉王”土雞、“五黑雞”、人工孵化的“七彩山雞”也到了出售期,一個個看得見、摸得到的幸福就在眼前。
蜂養殖——太陽村甜蜜的致富產業。
2019年,太陽村實現全村整體脫貧。但太陽村依然是個“空殼村”。
2022年,國網涇源縣供電公司3名電力工作者被派駐到太陽村。
鞏固拓展太陽村的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“空殼村”這道坎得跨過去。
太陽村山清水秀,適宜發展“溜達雞”、箱式養蜂、溫棚菌菇等產業。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坐在一起反復合計、集思廣益,形成一個共識:先從養“溜達雞”開始,逐步實現其他目標。
溜達雞“溜”出致富路。
2022年,惠德勝以個人名義,由國網涇源縣供電公司太陽村駐村第一書記馬福升擔保,從銀行貸款5萬元,購買了2000只“紅玉王”土雞,在村里的一處山坡地圍欄散養。當年中秋節前,2000只體健肉細的“紅玉王”土雞銷售一空,收入18萬元。除去養殖成本,凈收入6萬元,這是太陽村集體收入的第一桶金。利用這筆村集體收益,太陽村給全村241戶923名戶籍人口每人分紅22元,這是太陽村開天辟地的頭一次。
2024年,太陽村集體產業發展的觸角繼續延伸,在繼續夯實“溜達雞”發展的同時,發展起人工孵化“七彩山雞”“五黑雞”、箱式養蜂、中藥材養殖種植。同時,利用爭取到的國家相關資金發展起溫棚菌菇種植,并在村里建成了彩虹路、觀景臺、燒烤營地等一批文旅基礎設施。通過引進技術+銷路的方式,太陽村解決了產品銷售難題。2024年,太陽村全年村集體收入43萬元。
近日,記者前往太陽村實地采訪,綠色環抱中的太陽村,家禽與珍貴的七彩山雞此唱彼和,歡快的啼鳴聲回蕩在空氣中。成群的小蜜蜂勤勞地飛出巢穴,踏上采蜜的旅程。在菌菇溫棚內,村民們正愉悅地采摘著新鮮的蘑菇,洋溢著滿滿的幸福與收獲的喜悅。
惠德勝告訴記者,在已有22棟菌菇溫棚的基礎上,今年太陽村又新建起16棟菌菇溫棚,6月初已陸續放置菌菇棒,新增的16棟菌菇溫棚預計7月可全面出菇。“今年俺村的村集體收入比去年會只多不少!”惠德勝樂呵呵地說,有了村集體收入,好多想給群眾辦的事就有可能了。2024年,太陽村給每名戶籍人口每人分紅46元。
有了村集體經濟,村民致富有了新依靠。
有了村集體收入,村里的脫貧戶,靠給村里養雞、看管菌菇棚、采收菌菇等,有了穩定的收入。2024年,太陽村三組脫貧戶黎秀梅,靠在村里采摘菌菇純收入2萬元。今年4月,村里的溫棚菌菇種植再次開始,不到三個月,黎秀梅已收入7000元。“村集體經濟就是俺們致富的新靠山。”黎秀梅說,如今村里的集體產業一天比一天多,一天比一天好,讓她們看到了新希望。
為了支持太陽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國網涇源縣供電公司及駐村工作隊全力以赴,四年間累計投資200萬元進行電網改造,累計投資30余萬元支持太陽村各項事業發展,為太陽村夯實發展基礎提供動能。
“力爭全村人均全年純收入1.8萬元”是今年太陽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努力奮斗的目標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,太陽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心貼得更近了,干勁也更足了,努力團結一心向目標進發。(寧夏日報記者 魯延宏 文/圖)